振动传感器的几种分类方式,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中现代测试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已成必然发展趋势而测试系统的最前端是传感器它是整个测试系统的灵魂被世界各国列为尖端技术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IC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与可靠的科学技术基础。使传感器的发展日新月益且数字化、多功能与智能化是现代传感器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工程振动测试方法

  在工程振动测试领域中测试手段与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按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过程的物理性质来分可以分成三类。

1. 机械式测量方法

  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成机械信号再经机械系统放大后进行测量、记录常用的仪器有杠杆式测振仪和盖格尔测振仪它能测量的频率较低精度也较差。但在现场测试时较为简单方便。 

2. 光学式测量方法

 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为光学信号经光学系统放大后显示和记录。如读数显微镜和激光测振仪等。 

3. 电测方法

  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成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显示和记录。电测法的要点在于先将机械振动量转换为电量(电动势、电荷、及其它电量)然后再对电量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所要测量的机械量。这是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测量方法。 

  上述三种测量方法的物理性质虽然各不相同但是组成的测量系统基本相同它们都包含拾振、测量放大线路和显示记录三个环节。

1. 拾振环节

  把被测的机械振动量转换为机械的、光学的或电的信号完成这项转换工作的器件叫传感器。

2. 测量线路

  测量线路的种类甚多它们都是针对各种传感器的变换原理而设计的。比如专配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线路有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等;此外还有积分线路、微分线路、滤波线路、归一化装置等等。 

3. 信号分析及显示、记录环节

  从测量线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可按测量的要求输入给信号分析仪或输送给显示仪器(如电子电压表、示波器、相位计等)、记录设备(如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仪、XY记录仪等)等。也可在必要时记录在磁带上然后再输入到信号分析仪进行各种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最终结果。

二、传感器的机械接收原理

  振动传感器在测试技术中是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是将机械量接收下来并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电量。由于它也是一种机电转换装置。所以我们有时也称它为换能器、拾振器等。振动传感器并不是直接将原始要测的机械量转变为电量而是将原始要测的机械量做为振动传感器的输入量然后由机械接收部分加以接收形成另一个适合于变换的机械量最后由机电变换部分再将变换为电量。因此一个传感器的工作性能是由机械接收部分和机电变换部分的工作性能来决定的。 

1、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

由于机械运动是物质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因此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用机械方法测量振动从而制造出了机械式测振仪(如盖格尔测振仪等)。传感器的机械接收原理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相对式测振仪的工作接收原理是在测量时把仪器固定在不动的支架上使触杆与被测物体的振动方向一致并借弹簧的弹性力与被测物体表面相接触当物体振动时触杆就跟随它一起运动并推动记录笔杆在移动的纸带上描绘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这个记录曲线可以计算出位移的大小及频率等参数。

由此可知相对式机械接收部分所测得的结果是被测物体相对于参考体的相对振动只有当参考体绝对不动时才能测得被测物体的绝对振动。这样就发生一个问题当需要测的是绝对振动但又找不到不动的参考点时这类仪器就无用武之地。例如:在行驶的内燃机车上测试内燃机车的振动在地震时测量地面及楼房的振动……都不存在一个不动的参考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用另一种测量方式的测振仪进行测量即利用惯性式测振仪。

2、惯性式机械接收原理

惯性式机械测振仪测振时是将测振仪直接固定在被测振动物体的测点上当传感器外壳随被测振动物体运动时由弹性支承的惯性质量块将与外壳发生相对运动则装在质量块上的记录笔就可记录下质量元件与外壳的相对振动位移幅值然后利用惯性质量块与外壳的相对振动位移的关系式即可求出被测物体的绝对振动位移波形。

三、振动传感器的机电变换原理

一般来说振动传感器在机械接收原理方面只有相对式、惯性式两种但在机电变换方面由于变换方法和性质不同其种类繁多应用范围也极其广泛。在现代振动测量中所用的传感器已不是传统概念上独立的机械测量装置它仅是整个测量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且与后续的电子线路紧密相关。

由于传感器内部机电变换原理的不同输出的电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将机械量的变化变换为电动势、电荷的变化有的是将机械振动量的变化变换为电阻、电感等电参量的变化。一般说来这些电量并不能直接被后续的显示、记录、分析仪器所接受。因此针对不同机电变换原理的传感器必须附以专配的测量线路。测量线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电量最后变为后续显示、分析仪器所能接受的一般电压信号。

因此振动传感器按其功能可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机械接收原理分:相对式、惯性式;按机电变换原理分:电动式、压电式、电涡流式、电感式、电容式、电阻式、光电式; 

按所测机械量分: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扭振传感器、扭矩传感器。 

以上三种分类法中的传感器是相容的。

 1、相对式电动传感器

电动式传感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即当运动的导体在固定的磁场里切割磁力线时导体两端就感生出电动势因此利用这一原理而生产的传感器称为电动式传感器。相对式电动传感器从机械接收原理来说是一个位移传感器由于在机电变换原理中应用的是电磁感应电律其产生的电动势同被测振动速度成正比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速度传感器。

2、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相对式非接触式传感器它是通过传感器端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测量物体的振动位移或幅值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频率范围宽(010 kHZ)线性工作范围大、灵敏度高以及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静位移的测量、振动位移的测量、旋转机械中监测转轴的振动测量。

3、电感式传感器

依据传感器的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电感式传感器能把被测的机械振动参数的变化转换成为电参量信号的变化。因此电感传感器有二种形式一是可变间隙二是可变导磁面积。

4、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可变间隙式和可变公共面积式。可变间隙式可以测量直线振动的位移。可变面积式可以测量扭转振动的角位移。

5、惯性式电动传感器

惯性式电动传感器由固定部分、可动部分以及支承弹簧部分所组成。为了使传感器工作在位移传感器状态其可动部分的质量应该足够的大而支承弹簧的刚度应该足够的小也就是让传感器具有足够低的固有频率。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为:


式中:B为磁通密度l为线圈在磁场内的有效长度。从传感器的结构上来说惯性式电动传感器是一个位移传感器。然而由于其输出的电信号是由电磁感应产生根据电磁感应电律当线圈在磁场中作相对运动时所感生的电动势与线圈切割磁力线的速度成正比。因此就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说感应电动势是同被测振动速度成正比的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速度传感器。 

6、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机械接收部分是惯性式加速度机械接收原理,机电部分利用的是压电晶体的正压电效应。其原理是某些晶体(如人工极化陶瓷、压电石英晶体等不同的压电材料具有不同的压电系数一般都可以在压电材料性能表中查到。)在一定方向的外力作用下或承受变形时它的晶体面或极化面上将有电荷产生这种从机械能(力变形)到电能(电荷电场)的变换称为正压电效应。而从电能(电场电压)到机械能(变形力)的变换称为逆压电效应。 

因此利用晶体的压电效应可以制成测力传感器,无线测振仪在振动测量中由于压电晶体所受的力是惯性质量块的牵连惯性力所产生的电荷数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所以压电式传感器是加速度传感器。 

7、压电式力传感器

在振动试验中除了测量振动还经常需要测量对试件施加的动态激振力。压电式力传感器具有频率范围宽、动态范围大、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点因而获得广泛应用。压电式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即压电式力传感器的输出电荷信号与外力成正比。 

8、阻抗头

阻抗头是一种综合性传感器。它集压电式力传感器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于一体其作用是在力传递点测量激振力的同时测量该点的运动响应。因此阻抗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力传感器另一部分是加速度传感器它的优点是保证测量点的响应就是激振点的响应。

使用时将小头(测力端)连向结构大头(测量加速度)与激振器的施力杆相连。从“力信号输出端”测量激振力的信号从“加速度信号输出端”测量加速度的响应信号。注意阻抗头一般只能承受轻载荷因而只可以用于轻型的结构、机械部件以及材料试样的测量。无论是力传感器还是阻抗头其信号转换元件都是压电晶体因而其测量线路均应是电压放大器或电荷放大器。 

9、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式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的机械振动量转换成传感元件电阻的变化量。实现这种机电转换的传感元件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电阻应变式的传感器。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为:应变片粘贴在某试件上时试件受力变形应变片原长变化从而应变片阻值变化实验证明在试件的弹性变化范围内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和其长度的相对变化成正比

 

相关推荐:

上一篇:测振仪在数控机床维修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如何通过直接感知的方式查找电气故障